本土化资源,听起来简单,但内涵丰富。它不仅仅是地方特色、地方传统,还包括幼儿园附近的自然资源与社区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土化资源的类型,如社会资源、家国特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社区资源。
简而言之,无论是幼儿园附近的商场、公园,还是当地传承的技艺、美食,甚至是幼儿园本身的硬件、环境,都可以算作本土化资源。
图片来源:Pexels
本土化资源随处可见,但它为何值得我们发掘并作为教学的内容呢?其实,利用本土化资源的好处还真不少:
1. 本土化资源是孩子本身熟悉的资源
开展大多数活动之前,老师往往需要对孩子进行经验上的铺垫准备。而本土化资源正是孩子熟悉的,这使得活动开展更加顺利,并且孩子们常常能由此引出更多创造性内容。
图片来源:Pexels
2. 本土化资源有利于老师发挥教育的综合性
本土化资源来源于现实,立体而丰富。它能帮助老师发挥教育的综合性,从语言、美术、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教育。
3. 本土化资源在家园共育中不突兀
很多家长抱怨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太过“突兀”,而本土化资源正是孩子和家长都熟悉的。因此,依托本土化资源开展的一些家园共育活动,家长接受度会更高,也更容易配合。
4. 运用本土化资源是开展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
中国的幼教工作者往往对国外的蒙特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等课程体系耳熟能详,但很少能想到同样知名的本土化课程体系。
其实,这些成功的课程体系都起源于本土。利用本土资源,巧妙展开课程,正是我们搭建自己本土化课程体系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Pexels
作为幼师,该如何利用本土化资源呢?我们建议将这件事分为肯定、发现、整合三个阶段。
1. 肯定本土化资源
首先,老师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本土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并将其视为教学的一部分。
2. 发现本土化资源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收集信息对于老师来说至关重要。老师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不仅仅依赖于百度,还可以从多个渠道去发现本土化资源。
3. 整合本土化资源
本土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面向成人,幼儿园老师需要重新整合设计时才能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与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当前教学主题相结合,注重合作性、全面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例如,参观中药店、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利用本土化资源的例子。
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参观中药店
近期,大班正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教学。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块中,唐老师决定带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医疗手段——中医学。
唐老师发现幼儿园附近有一家中药店,于是她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并请店员介绍店内的药材和工具。
孩子们通过看、摸、画等方式,对中药材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活动后分享交流。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对中药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片来源:Pexels
其实,中国已有不少地区的幼儿园成功利用了本土化资源,开展了优秀的课程,甚至形成了特有的课程体系。
比如,山东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将当地的民间游戏与民间文化融入课程游戏化,探索出了“利津游戏课程模式”。
云南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利用民族文化教育,开展了民族传统游戏、参观少数民族村寨、体验传统技艺等活动。
河南安阳市北关区区直幼儿园则将甲骨文融入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自信。
这些幼儿园利用本土化资源,不仅让孩子们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增强了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在其中回复“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自融钰四海(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别再沉迷国外了!国内的本土幼教资源那么多多多多多多多啊 》